《嗝嗝老师》观后感

时间:2025-02-17 15:16:48
《嗝嗝老师》观后感(通用15篇)

《嗝嗝老师》观后感(通用15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嗝嗝老师》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嗝嗝老师》观后感1

《嗝嗝老师》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患有图雷特综合症的女老师纳娜在被18所学校拒绝之后,终于被圣蒂克学校录用为老师教授9F班。9F班里14名学生均来自贫民窟。14名被全校视为“异类”“废柴”的问题学生,从一开始想尽办法要赶走纳娜,到最后视她为他们的“北极星”,人生的灯塔。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找到自我,突破自我,赢得自尊和荣耀的电影。

老师和学生们各自的困境

影片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幽默、自信、开朗、热情、有爱、执着的老师形象。可是谁也不曾料想,这位美丽的女老师患有图雷特综合症。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病症呢?

它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一般在幼年出现,常以简单的抽动开始。抽动反复出现,且是一种没有目的的肌肉抽动。这种抽动会逐渐发展为突发的复杂运动,包括声带抽动和突然出现的痉挛性呼吸。

纳娜就是这样,她会不自觉地抽搐,嘴里发出奇怪的声音,有时候听起来像是狗叫一样。她越是紧张,焦虑和感到压力的时候,症状就会更加明显。正是因为这个病症,小时候的她曾经被12所学校拒收。同学们嘲笑她,戏弄他,老师们会把她赶出班级。

她曾在五年内被18所学校拒绝,这些学校都因为她的病认为她不适合当老师。即使是录用了她的圣蒂克学校也曾五次拒绝过她,这次也是因为急需老师才勉强同意录用她。

她的爸爸无法接受她的病,总想着治好她,或者让她放弃当老师。她也曾在听到父母的对话之后,躲进厕所扯下纸巾猛塞进嘴里,希望堵住自己发出怪声。

9F班的学生们呢?他们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混迹于街头巷尾。被学校老师同学视为“低等学生”和累赘。所有人都想要把他们赶出学校。他们的父母是社会最底层人,他们挣扎在温饱线上,自顾不暇。

“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对待你!”

纳娜小时候,她的爸爸一直试图让她去上特殊学校,为此经常跟她的妈妈发生争执。只有她的妈妈,永远默默地守护着她,接纳她的一切!“纳娜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应该上普通的学校,过普通的生活!”是她的妈妈一直重复的话。

在圣蒂克学校里,校长可汗先生向她承诺“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对待你!”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她才能在学校里完完全全被周遭接纳。她希望把这样“完完全全的接纳”和爱心传递出去。

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于是跟纳娜有着同样遭遇,同样不被接纳,一直被排挤的14名学生成为了她的学生。她无条件地接纳这些学生,看见每一个人的闪光点,挖掘每一个人的天赋,鼓励大家跨出一小步,作出小小的改变。她跟着他们一起喜怒哀乐,并想各种办法寓教于乐。她不仅仅关心他们的成绩,还关心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心灵,关心他们的未来。

“从今天起,这些恐惧将会成为你的力量,而不是弱点。”

纳娜让学生们用纸和笔写下自己的恐惧。面对他们写满了纸张的恐惧,她轻描淡写地说:“你的生活停留在写满你的恐惧的这一页。但是如果能忍受它们,这些现实会为你的飞翔助力。”并将这些纸张折叠成飞机,带着他们来到楼顶,把这些纸飞机飞出去。

学生们感受到了老师强大的热情,感受到他们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是值得被尊重的,是自由的,也是值得被平等对待的,于是他们的激情完全被激发了出来,开始了拼命地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

学生们的恐惧有多么强烈呢?

他们害怕自己做不到像9A班的学生们那样优秀,害怕自己信任的人有一天会离开!害怕自己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来时的路……

这些恐惧,我们是不是也在经历着?可是恐惧并不会教会我们向前看,恐惧只会让我们裹足不前,深陷在昨天的泥沼里。一个小小的改变却可以让我们脱胎换骨!

“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

电影的结局是9F班全员通过,有两名学生还获得了优秀徽章!这和纳娜老师的无条件接纳,全心全意的信任,发自内心地尊重和关怀这些学生的心灵,把他们当成人,当成活生生的生命来对待是分不开的!

《少有人走的路4:心灵地图》里说,我们需要关怀心灵,接受心灵本来的面貌。接纳它,肯定它,滋养它,而不是否认它,拒绝它和打击它。

这部电影我是在地铁上看完的,看的时候一个人在地铁上哭得稀里哗啦的。我为躲在厕所里竭力想要用纸巾塞住自己嘴巴的幼年纳娜难过得哭,为学生们终于找到了生命中的“北极星”而感动得哭,也为他们证明了自己真正为圣蒂克学校接纳,与其他学生平起平坐喜极而泣。

可是我们不得不问自己一个问题:既然我们生而平等,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

想起来多年前的一件小事。虽是一件小事,我却一直记忆犹新。女孩子聚在一起总免不了七嘴八舌地谈论体重,减肥,穿衣搭配等话题,有时候甚至会细化到鞋的尺码。我们都很羡慕那种瘦长瘦长的小脚丫,什么鞋子穿着都好看。刚好我们几个同事里有一个女孩子就是人人羡慕的那种瘦长瘦长的脚丫,穿什么鞋子都好看。另一个女孩子人很瘦,但是脚却有点胖胖的。一次我穿了一双有些旧得变形的靴子,显得我的脚特别大。当然本来我的脚就比较大,脚背肉肉的,脚还挺宽的,真心不容易买到好看的鞋子。我那个脚丫好看的同事见到我,一声惊呼:“呀!你的脚真大……”我有点尴尬地缩回了脚。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她立刻跑向另外那个脚有点大的女孩子,当着众人的面,兴奋地说:“xxx,我终于找到一个比你的脚还大的人!”

当时的我,虽然明白她是在开玩笑,可是我却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你能想象我当时的感受吗?尴尬,难受,不知所措,脚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嗝嗝老师》观后感2

近日,印度电影《嗝嗝老师》大陆上映,一波观影高峰来临!票房虽没有过高,但大众评分还是高达9.4,把同期上映的电影远远甩在身后。电影主线清晰,人物鲜明,音乐轻快,建筑极具美感,故事情节多处戳中泪点,陆陆老师建议老师、家长、孩子前往观看,定能让你受益匪浅。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名妥瑞氏症(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经常会控制不住地打嗝)患者奈娜,获得了理学和教育学双硕士学位,梦想成为一名老师,在经历了第18次面试失败后,终于成功成为自己母校的一名老师,而后通过她的努力带领学渣们逆袭成学霸,自己也成为最受欢迎的教师,最终成为校长的故事。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主人公奈娜把这句话演绎者淋漓尽致。她的裂痕是她与生俱来的妥瑞氏症,这会让她无法控制地肌肉抽搐,包括打嗝、甩发、发出狗叫等。但是她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义无反顾地走上讲台,立志成为一名优秀 ……此处隐藏23773个字……候对于身体健全的人来说成为一名教师还要更简单一些,你只需要合理的履历、优雅的谈吐和面试里恰当的反应,然而更多学生需要的东西是入职要求里完全无法涵盖的。“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大多数教师满足于“教之以事”而没有下文了。

奈娜老师从第一节课就向孩子们展现了一种悦纳的姿态,她逐渐让学生们在周围嘲笑、歧视和敬而远之的态度之中得到了久违的信任和关怀。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奈娜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统治的校园里敢于在教学场所、教学用具、教学手段等方面大胆创新,注重做中学的方法,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的跨学科教育方法。且不说这种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孰优孰劣,但这确实是更适合这些孩子学习的方法和更适合奈娜老师教学的方法,她可以用更多的演示实操代替语言传授。但实际上从荧幕里跳到现实中又能有多少老师愿意或敢于为学生做这些尝试呢?

奈娜老师接纳自己不足和学生不足的勇气不仅没有影响她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反而树立起自己更坚实的自尊和充满魅力的形象。我对奈娜老师更多的是由衷的敬佩之感。

整个影片最令我动容的反而是瓦迪亚先生,他代表的或许正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所最感亲切的形象。他对一部分学生戴着有色眼镜并在多次的执迷不误后却向我们展现了身为一个教师的温暖的底线,在他得知真相后那一瞬间的表情给我最深的震撼和感动。导演似乎大声嚷着,你们认识的老师们可都不是什么坏人哦,虽然他们有些人可能有点迂腐,存在偏见。现实中有多少如瓦迪亚先生一般有勇气否定自己、改变自己的老师也未可知。

瓦迪亚先生说他认识到学生才是最难做的。而我觉得做老师还是更难的,这是由教育给教师们赋予的责任决定的,奈娜老师多少次叫着“未来”这两个字,没有勇气支撑之人怎么能在这份责任下行走呢?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有色眼镜是可怕的,但老师对学生的有色眼镜是可悲的,这可能最终使孩子们对自己产生怀疑,可能剥夺了他们今后的幸福人生。虽然这种有色眼镜在我们的学校里还是潜伏的、隐形的,但仍然需要奈娜老师这种教师勇气的灌注。他们需要的不是被告知那无法逾越的藩篱,而是敢在被别人不看好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是幸福人生的途径。

感触之一:善待他人,尤其是善待穷困或者有缺陷的人,对于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感触之二:做一个好老师,要能把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信手拈来、才华横溢。

感触之三:做一个好老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因势利导。

影片反应了很多有价值和有社会意义的问题:

1.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滋润人的内心,无论来自什么家庭,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善待他。

2.怎样走入每个孩子的内心呢,教师很不容易,教育有时候又显得无力无奈。然而改变一点点,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成长,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3.真正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学霸,还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和有社会担当的人。

4.敢于接受自己的缺陷,走入社会,她应需要多大的勇气,非常敬佩。影片有教育理想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嗝嗝老师》观后感15

哦,老师!——观《嗝嗝老师》有感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这是主人公奈娜作为一位教师所说的话,也是一句呐喊吧!作为教师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她对教育有着怎样的憧憬与梦想,可见她有着怎样的、"为人师而育人"的决心和信念!

能说出这句话的老师很了不起!因为这是直面教育中各种问题的开始,当老师不再把责任试图推卸给家长甚至是学生的时候,他的力量才能够真正发挥,那么每一个孩子才都能更有希望!教育不能只是指针对资质和原生家庭资源比较好的孩子,教育应该是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向上走,尽管有的孩子会慢一些,但他一定是向着光明、向着梦想迈进!而不是通过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多么不堪,有多么垃圾或不可救药,不是吗?!可一些老师恰恰不仅永远不会认同"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这句话,甚至在用各种尖锐的语言和行为证明这某某孩子有多么的差劲,仿佛孩子真的认识到自己很差了,()那么她就是个优秀的教育者了!就像"A班"老师一样的诸多老师。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有勇气说出奈娜所说的这句话"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

当然,并不是努力就一定会如愿以偿,可如果不努力就一定没有希望!太多的老师并非不努力,只是,老师也都是普通的人,也都要面对"柴米油盐",也都有"喜怒哀惧",作为良心教师,我们可以要求自己"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社会与家长需要给予老师的更多应该是理解与接纳才对。正如奈娜给予孩子们的"理解、接纳、陪伴"!只有被"理解",被"接纳"了,人才能够正常发挥自身的力量,教师有力量了,孩子才能够从老师那里得来正能量!

看《嗝嗝老师》的时候,我流下了很多眼泪,其实,在之前看预告的时候我就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流下了很多眼泪。因为,感觉自己与奈娜有着许多的相似。我生来就是个"瘸子",曾经因此而不用上体育课;曾经因此,有老师告诉我,为了照顾我,让我在家附近的学校再复读一年一年级;曾今因此,有位老师告诉我不要做课代表,来回拿作业本不方便;曾今因此,师范学校要把我退学回家,让我半个多月的时间,一个人在学生宿舍里流泪煎熬;曾经因此,有位班主任老师剥夺了我竞选学生会干部的权利;曾今因此,有人预言我不能找到另一半成家……总之,一个个刻骨铭心的记忆被深深地埋藏起来,本来,我以为我已经把它们彻底忘记了,可今天看电影的时候,这些记忆又莫名其妙地回来了!曾经,我以为我总是把自己当成与别人一样的健全人,周围的人也都配合的很好,今天我才发现,其实是我自己还没有从心底彻底的接纳自己。身边会有一些人说我"有才",说我"能干",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依然是个"瘸子"!所以,当我看到专题片中自己一瘸一拐地走着对别人来说无比平坦的路时,我的心总会酸疼,我是在心疼自己还是在嫌弃自己呢?现在想来,其实最可怜的就在于这里,连自己都不能接纳自己,那么我的内心该是多么的孤单和悲凉!是的,正如奈娜所说,每个人都会生病,我的"瘸"并不会影响我的聪明;正如奈娜所说,她可以第一时间教会与她相处的人什么是"妥瑞氏症",的确,很多时候,困难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家长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去把孩子改变成你想要的样子,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去"接纳和陪伴"自己的孩子,正如奈娜的母亲那样,如果没有这位伟大的母亲,奈娜或许就没有机会碰到那位伟大的校长,那么贫民窟的孩子们很可能就不会有机会遇到奈娜这位好老师!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伟大的父母,我感谢他们,所以,我要尽我的全力,让他们晚年幸福!

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虽然一再的抑制,但仍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因为里边有太多触动我心弦的元素。观影前曾看豆瓣评论,说影片过于理想化,学生四个月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我说完全可能,就如同那句被说烂了的话"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奈娜之外的老师之所以不能做到,就是因为大家之前就认定了不可能!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如果不能做出努力,也请不要随便评判!

《《嗝嗝老师》观后感(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